資訊時代來臨後,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也愈發緊密,為了方便,學校大多會建立家長群,有關作業的通知和學生狀態報告直接發到群裡,
家長不用麻煩,老師也樂得輕鬆。只不過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群裡的家長多了,聊天的內容也開始亂七八糟起來。
眾所周知,每一位家長都或多或少存在虛榮心,這種攀比或許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,又或者在家庭條件上,
早先多是在開家長會的時候粉墨登場,如今有了班級群,炫富的地點時間就不限制了,時時刻刻都在群裡上演。
這不,某學校班主任被炫富的家長們刷了屏,忍不住截圖曝光了部分聊天內容(碼掉了家長資訊),表示現在的學生家長為了炫富也太努力了。
原本老師只是讓家長們拍一下孩子學習的姿勢,確保在認真寫作業,沒想到家長們上交的照片背景裡「悄無聲息」擺上了名車鑰匙和奢侈品包包,
還有家長給老師拍了個遠距離孩子身影,以方便大家觀賞他家富麗堂皇的客廳,雖然被老師提醒——「XX爸爸,最好還是別讓孩子在客廳寫作業,太嘈雜。」
這一系列心機操作讓老師哭笑不得,只感歎當家長想炫富的時候,老師想攔都攔不住。只不過,家長大概不知道,父母虛榮的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很不利,
尤其在以下方面,虛榮會讓孩子的社交圈變得狹窄,也會影響情商的提高,一起來看下吧。
心理層面:孩子變得好攀比
我曾接到一位家長的訴苦,表示學校光統一校服已經無法遏制攀比之風了。
原來,她家女兒今年上初一,小學時就飽受同學之間的攀比之風之苦,好容易到了校服統一的中學,
孩子以為終於能擺脫比較的風氣了,沒想到大家的攀比從服裝輻射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「男生們比鞋子,四五百一雙,甚至上千,誰要是能穿一雙椰子來,立刻能收穫高人氣。
女學生花樣更多,從書包到文具,甚至頭上的髮卡,課後的零食,都成為用來攀比的途徑。孩子才上了一個學期,心理壓力已經非常大了,天天喊著轉學。」
在家長看來,寧願女兒去一所校風樸素的二類中學,也不想留在攀比之風盛行的高級中學,畢竟這種環境對窮人並不友好,很多家長都在咬著牙支撐。
追根究底,根源便在虛榮心旺盛的孩子身上,十幾歲明明是讀書的好年華,卻把時間精力用在了虛榮心上,
時間精力的分散不僅會影響孩子忽視該專注的成績,還會降低孩子的情商,影響孩子的交際范圍和未來發展。
虛榮的孩子經常傷人不自知,與家長的作為如出一轍。
社交層面:高傲讓人敬而遠之
小時候,我最討厭的朋友便是大院裡條件比較好的一位同班同學,我們暫且稱他為大龍。在我的記憶裡,大龍是一個傲慢無禮的人,作為鄰居,
對方從來沒給過我好臉色,只因為我爸爸是給他父母開車的,每次我考試成績超過他,總會被堵在路上威脅一番,
老師若是在班上表揚我,那他必然要在下面接一句,冷嘲熱諷。
我曾以為他是天生不討人喜歡,後來才知道,他父母也是同樣的拜高踩低,而大龍的社交作風就是沿襲了家長那一套,家境不錯讓他的虛榮心膨脹,
習慣了被捧著,時不時炫耀自己家裡有錢、父母厲害,讓小夥伴們心生厭惡,起碼我對他是敬而遠之的。
事業層面:受挫後容易一蹶不振
大龍便是如此,和我同樣年齡,卻還在家裡蹲。這是因為他早年創業未半而中道失敗,從此一蹶不振成為家裡蹲,如今已經在家蹲了六年了。
對此我深表理解,畢竟從小到大活在優越感當中的孩子對自尊極為看重,其他孩子失敗了,爬起來重新再來便是,但大龍失敗了,他的驕傲就所剩無幾了。
畢竟,早年他是靠著優越感生活,高調的他不接受失敗,更無法面對失敗後的「群嘲」。
育兒專家曾說過,一帆風順的孩子更容易一蹶不振,從小活在攀比之中,將來步入社會後,就很容易因為技不如人而飽受挫折。
所以,家長別讓孩子的好勝心用錯了地方,律人先律己,家長要以身作則,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