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上星期腳扭了,拍了個X光片,昨天發現懷孕了,這個寶寶能要嗎?會不會畸形啊?」
「咳嗽半個多月,做了個胸部CT,聽說拍片以後3個月內不能懷孕,是這樣嗎?」 「我懷孕了2個月,頭痛,而且越來越重,醫生說要做磁共振,做不做?」
X線、CT、MRI(磁共振)檢查,一旦遇上懷孕這件大事兒,各種懼怕、擔心、糾結,順帶上淚水,滾滾而來。
那麼,孕期或孕前做X線、CT、MRI檢查,真的有傳說中這麼強大的殺傷力嗎?
我們怕做這些檢查,說到底,是因為怕「輻射」。
其實,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,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,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能量,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就是「輻射」。
因此,可以說「萬物皆有輻射。」我們所有人無時無刻在接受著來自自然界和生活環境的輻射,這種輻射稱為「背景輻射」或「本地輻射」,
比如:曬太陽,看電視,坐飛機......每個地球人一年受到的「背景輻射」約為2.4~3mGy。
輻射有兩種:
一種是電離輻射,它可以引起原子電離。X線、CT,還有介入、核醫學和放射治療等等,都屬於醫學電離輻射的范疇。
電離輻射超過一定的劑量,可以損傷細胞,或者改變DNA結構,對人體有害。
另一種是非電離輻射,它的輻射能量很小。MRI、B超,以及電腦、手機、電視、微波爐、烤箱、電吹風等等,都是非電離輻射,對人體幾乎不產生損害。
在孕期,B超是最安全,也是最常用的檢查。
MRI平掃的安全性也比較確定。但如果做MRI增強檢查,需要用到造影劑——釓劑,高劑量及重複劑量的釓劑具有致畸性。
因此做MRI增強檢查需要進行評估,只有經醫生在評估利大於弊的情況下才使用。
電離輻射對人體有害,那麼懷孕肯定不能做X線、CT檢查囉?
其實,不一定。電離輻射對胎兒的危害有多大,主要取決於做這些檢查時的孕周和輻射劑量。
01
輻射劑量與危害的關係
「任何拋開劑量談危害的行為,都是耍流氓!」醫學研究表明,輻射劑量越高,對胎兒的不良影響越大。
當輻射劑量大於60 mGy時,可能對胎兒智力產生影響;大於1000mGy時,可能引起早期胚胎死亡。
當輻射劑量低於50mGy 時,沒有報導表明有胎兒生長受限、流產、畸形、智力障礙等風險。
輻射可能增加兒童白血病和其他腫瘤的發病風險,但如果輻射劑量不大,增加的風險則很小。
有研究顯示,胎兒患白血病的自然概率是 1/3000,如接胎兒受到10~20 mGy的 輻射量,其白血病的發病風險僅為每3000人增加 0.5~1 人。
根據目前的各項指南來看,單次X線、CT檢查後胎兒吸收的輻射量不太可能對胎兒造成損傷。
如普通人群中自然流產、畸形、發育遲緩和兒童惡性腫瘤的總危險度約為286/1000,如果胎兒接受了5mGy的輻射量,其不良影響僅僅增加到286.17/1000。
因此,單次X線、CT檢查對胎兒的風險是很小的。
02
受到輻射時的孕周與危害的關係
電離輻射在不同的孕周對胎兒的影響也不同。
孕4周以內,即受精後2周以內:是一個「全」或「無」的階段。在這個階段裡,電離輻射對胚胎的影響,要麼安然無恙,要麼就直接死亡。
孕4~10周,即受精後2-8周:是細胞分化的早期,會比較敏感,在這個時期受到大劑量輻射可以導致胎兒死亡或畸形,但如果輻射劑量在上面的劑量以下,也是安全的。
孕8~15周:有基於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的研究資料,孕 8~15 周時的 X輻射暴露對於胎兒中樞神經的影響最大。
有意見認為,造成智力障礙的最小輻射劑量范圍在 60~310 mGy 之間,但臨床上有記錄的此類患者最低暴露劑量都在 610 mGy 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