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,上了小學一年級,課堂45分鐘老師要講課,孩子聽課要坐得住。然後課下要寫作業,還得應付考試。
但是,那些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,坐不住,也不適應寫作業,在考試時還可能東張西望,學習上自然也吃力。
如果家長真不願讓娃上學前班,就要早做規劃
學前班,或者說幼小銜接,生活中其實很普遍。有條件的幼稚園還會設置學前班,幫孩子順利過渡到小學。
但是家長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,要不要讓孩子上學前班。
只不過,不上的孩子真的可能在上小學後學習很吃力。對此家長要有心理準備,可以提前幫孩子避免。
①提前讓孩子接觸識字、算數和拼音
如果不想讓孩子上學前班,家長也要提前讓孩子接觸一下識字、算數和拼音。
比如,在家裡買一些識字卡,讓孩子邊玩邊學,多認識幾個字。
在生活中,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算數能力,最好能讓孩子學習新式的手指演算法,而不是掰著手指查數。
至於拼音,最起碼讓孩子先背會拼音表。
這樣,孩子上了小學,不至於對任何學習都一臉懵。
②培養孩子的「學生意識」
所謂「學生意識」,就是告訴孩子,他已經是一個學生了,每天要按時起床上學,並養成習慣,不能動不動就不去幼稚園。
讓孩子課堂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,放了學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,哪怕是背首詩。
還可以跟孩子玩模擬「考試」的遊戲,讓孩子知道學到多少東西要經過檢驗才可以知道到底學會沒學會。
這樣,就算孩子不上幼小銜接班,也能在上一年級之後順利過渡,而且學習也不會感覺太吃力,自然不會產生厭學情緒,家長也可以放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