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冬天一會兒熱一會兒冷,很多孩子都出現了發燒等感冒症狀,和以前一生病就想跑醫院不同,因為擔心醫院出現交叉感染,捨不得孩子做核酸檢測,很多爸媽都想儘量在家處理。
在家如何給孩子用藥,也成了大家關心的問題。
但很多媽媽群裡面,還不斷出現一些不推薦兒童用的藥物,大家一定要注意。
近幾年,國家對很多退熱藥的使用范圍進行了限制。比如以前常用的 安乃近、安痛定、賴氨匹林等。
安乃近和 安痛定會在兒童中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,如粒細胞缺乏症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、再生障礙性貧血等。
在 2020 年初,國家藥監局註銷了一系列含安乃近成分的藥物,同時在安乃近片等口服藥物的說明書中注明「 禁用於 18 歲以下青少年兒童」。
賴氨匹林和 阿司匹林屬於同類藥物,在兒童中應用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副作用—— 瑞氏綜合征。
這是一種罕見但卻致命的疾病,常發生在兒童身上,通常表現為病毒感染後的反復嘔吐、癲癇發作、意識喪失、肝功能損害等。
很多國家都 禁止 12 歲以下的兒童使用阿司匹林、賴氨匹林等藥物。
我國雖然沒有明令禁止,但 2018 年注射用賴氨匹林說明書中「兒童用藥」修改為: 16 歲以下小兒慎用,3 個月以下嬰兒禁用。
可待因是一種跟嗎啡差不多的阿片類藥物,常常用於 各種止咳糖漿中,是一種強效的鎮咳藥。但是,跟嗎啡一樣,可待因也有成癮可能。
2018 年,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又修訂了含可待因藥品的說明書,標明 18 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。
此外,和可待因成分相似的 罌粟殼和 阿片粉也一併受到限制,都在說明書裡標注了兒童禁用。
可待因被管制後,很快出現了新的替代品, 右美沙芬就是這樣一種藥,它也具有鎮靜止咳作用。但有研究指出,對於年齡較小的兒童來說,右美沙芬對咳嗽其實作用不大。
在兒童感冒藥中,如果藥品名字中有 「美」字,多含有右美沙芬。 不建議給 4 歲以下兒童使用。
糕媽之前說過很多次了,普通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,一周左右就能自愈,不用吃藥。尤其是下麵兩種藥,是不推薦用於普通感冒的。
1。 金剛烷胺
金剛烷胺主要用於抑制 A 型流感病毒(對 B 型流感病毒無效),一些複方感冒藥裡也會有這個成分。
含有金剛烷胺成分的藥物不能用於嬰幼兒,尤其是 1 歲以內的孩子,肝、腎等器官發育未成熟,很容易被藥物損傷。而金剛烷胺主要靠腎臟排泄,90% 以原形隨尿排出,對腎臟有一定的毒性。
而且,大部分的 A 型病毒都已經對金剛烷胺耐藥了,它已經無法有效地防治流感。
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(CDC)已經不再推薦將它用於防治流感,而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注明 1 歲以下兒童和新生兒禁用 。
現在市面上的藥除了商品名,大多會寫上通用名,如果感冒藥的 通用名裡面帶有「烷胺」倆字的,就說明含有金剛烷胺成分。
2。 利巴韋林
利巴韋林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,但因為 有嚴重的致畸性,一般嚴禁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使用。
那是不是寶寶就能用了呢?也不是。因為這種藥本來就不是用來治感冒的呀。
我們來看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(FDA)和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利巴韋林適用情況的描述:
而這幾種病,跟感冒這種上呼吸道感染都沒啥關係。 不管是 FDA 還是 WHO,都沒有推薦過用利巴韋林來治感冒。
不過呢,有一些抗病毒藥,比如帕拉米韋、奧司他韋、紮那米韋等,寶寶是可以用的(譬如用於治療流感以及流感高危接觸預防)。
這裡說的「鼻塞藥」主要指兩類藥:
這裡的抗組胺藥主要是指第一代抗組胺藥,一般用來抗過敏,能緩解鼻塞症狀;而減充血藥可以緩解鼻部充血,減輕鼻塞症狀。因此 這兩類藥常常被加在感冒藥中,作為治療鼻塞的成分。
但是,這兩種成分其實對病情沒有什麼幫助,對鼻塞症狀的治療效果也微乎其微,反而存在潛在的危險,因而不推薦使用。
美國 FDA 和英國 MHRA 都禁止 2 歲以下的兒童使用第一代抗組胺藥。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(TGA)也規定, 2 歲以下的兒童禁用第一代抗組胺藥,也不推薦 6 歲以下兒童使用含有減充血藥的複方感冒藥。
一般來說,感冒藥的通用名裡面含有 「敏、那敏、苯、偽麻、麻」等字樣的就表明含有這些成分。
講了這麼多,媽媽們可能還是一頭霧水,這些藥名這麼複雜,自己也記不住啊,那又怎麼知道哪些藥含有上面說的這些禁用成分呢?
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: 儘量不給兒童用複方感冒藥。
當孩子出現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涕等感冒症狀時,根據症狀對症處理。
發燒:當兒童發燒且不舒服的時候,僅推薦兩種退熱藥: 對乙醯氨基酚(比如:泰諾林)和布洛芬(比如:美林)。
除此之外的其他感冒藥都不要使用,如果同時服用兩種含有同樣成分的藥物,很可能導致藥物過量中毒。
如果寶寶沒有發熱,或者雖然有點燒,但精神很好,沒有不舒服,那麼連這兩種藥都不需要服用。
另外,如果寶寶 鼻塞,可以用 生理鹽水滴鼻液或噴霧來緩解。如果寶寶 咳嗽,並不需要刻意抑制,這只是寶寶的身體清除體內黏液的一種正常反應。
普通的病毒性感冒是自限性疾病,只要沒有後續的細菌感染,讓寶寶多喝水,多休息,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免疫力來對抗病毒。即使要用藥,也儘量選擇用成分單一的藥物,或者在醫生指導下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