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長都曾因為「牙疼不是病」這句俗語吃過虧,因此看到孩子疼得厲害便會趕緊預約牙醫。但有些情況,讓許多家長猶疑不決:
孩子牙疼得厲害,但沒看到蛀牙,要看醫生嗎?
孩子牙疼了兩天就不疼了,看著牙齒蛀得也不厲害,這會兒還要去看牙嗎?
先說答案:要看,趕緊看!我們逐一分析原因。
對於孩子來說, 牙疼最首要的病因就是牙髓炎、根尖周炎。很多時候,這些炎症就是由蛀牙引起的,而且通常蛀到了這種程度:
但是,蛀牙不一定會從牙齒最頂部(即最顯眼的地方)開始下手。
它也可能發生在「隱秘的角落」裡,比如 牙齒和牙齒之間、牙齦裡頭。
而且,無論蛀牙發生在顯眼的地方,還是「隱秘的角落」, 都無需讓牙齒爛得很厲害,就能讓我們疼的死去活來,這主要和牙齒的結構有關。
常常有家長提問:別家的孩子牙齒都快爛沒了,也沒說多疼;自家孩子明明蛀得不厲害,竟疼得上不了學?
孩子沒說謊,蛀牙有多疼,和牙齒的結構密切相關。我們以下圖這顆牙為例, 雖然蛀到了牙髓,但肉眼看上去其實蛀得並不厲害。
牙髓就是中間紅紅的部分,分佈了 血管和神經。它其實是一個「腔室」,我們稱之為「牙髓腔」。
當細菌突破牙釉質、牙本質,攻進牙髓腔的時候,裡頭駐守的 免疫細胞,會馬上沖出來「殺菌」,這會讓大量的 炎症介質、溶酶體被釋放出來, 血漿成分也會迅速滲出。
你或許不認識這些物質成分,但它們的釋放、滲出,會讓牙髓腔裡的
液體體積瞬間暴增。
如果牙齒結構相對完整、牙髓腔相對密閉,腔內壓力會變得特別大,如同一個
高壓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