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地小學已經陸續進行完考試,分數也差不多都出爐了。孩子考得好不好,應該是這個年前父母最關心的事了。
前兩天,跟我家孩子的班主任碰面,她說分數出來,孩子考得都很好,但是不準備弄排名了。
因為,原本家長還覺得孩子考得不錯,一排名估計好多孩子都得被家長收拾得「鬼哭狼嚎」。這是為什麼呢?
原來,現在的孩子們都考得太好了,而且分數還高到離譜。
孩子語文94數學98,家長卻高興不起來
鄰居寶媽家的兒子,昨天也拿到了成績單,語文94分數學98分。
鄰居寶媽和寶爸一看,都特別高興,抱著兒子親了又親,還許諾了一大堆玩具。但是,結果跟班主任一交流,立馬唉聲歎氣,不僅高興不起來,甚至還想拎著兒子胖揍一頓。
原來,全班50個學生,考雙百的有10幾個,單科考一百的語文和數學各有30多個,這樣算下來,他家兒子一個100分都沒有,鐵定是在班級裡墊底的。
所以,孩子語文94數學98,家長才高興不起來。
確實,現在的小學生,比起我們做父母這代人,真的成績要好很多。
而且,很多小學,甚至出現全班都是八九十分的現象,真的是分數高到離譜。
但是,孩子們分數普遍很高,家長卻高興不起來,因為仔細算下來自己的孩子可能還是個「學渣」。
小學生分數高到離譜,為什麼還是一個「學渣」?
①所謂的「高分」經不起排名
就像我鄰居寶媽家的孩子,語文數學都考90多分,這要放在我們家長當年身上,妥妥的「學霸」啊。
但是,跟班裡那些考雙百和單科考一百的孩子相比,一排名就秒變「學渣」了。
也就是說,現在的家長都緊張孩子的學習成績,課堂上學不會還有課下輔導班,孩子們的成績普遍都很高。
那麼,高手對決,孩子稍微處在下風,就被秒殺成了「學渣」了。
②孩子是不是「學霸」,不光看分數,還看綜合素質
什麼是「學霸」?我們以往的定義,其實就是考高分的孩子就是學霸。
但是,現在素質教育,提倡讓孩子全面發展,孩子除了考高分,德智體美勞需要全面發展。
所以,現在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、才藝班,讓孩子鋼琴、舞蹈考級,並且學習馬術、程式設計等,讓孩子全面起飛。
所以,那些只會考高分的孩子,與這些綜合素質高的孩子相比,也算是「學渣」了。
因此,小學分數出爐,孩子「分數高,排名靠後」就成了讓家長們普遍頭疼的問題。
因為,當分數都無法保證和證明孩子優秀的時候,家長就要想其他辦法讓孩子脫穎而出了。
面對孩子「分數高,排名靠後」的問題,家長應如何做?
「分數高,排名靠後」,可以說是現在小學的一個普遍現象。家長們其實應該擺正心態,不要過分跟孩子強調分數的問題,更不要太介意排名。
①孩子分數考得高,即便排名不高,家長要誇獎孩子
孩子分數考得好,家長應該高興,這說明孩子知識都掌握了。不要在排名中來衡量孩子的學會沒學會,而是要實事求是,就看孩子當前的成績。
孩子雖然沒有考雙百或單科一百,但是,孩子考了90多分,其實也說明孩子把平時所學掌握得很好了。
因此,家長不要看了分數高,看了排名就沖孩子發火,而是要誇獎和鼓勵孩子。
這樣,孩子才會對自我有一個清晰的認知。這對孩子查漏補缺,再接再厲是有好處的。
②讓孩子在閱讀或者玩耍中,慢慢提升自己
其實,小學階段,孩子考試分數不高,排名在中等,甚至靠後,都不是什麼大問題。
因為,小學就是打基礎的階段,孩子把基礎掌握好就行,沒有必要花過多的把時間去較真98和100分的距離。
因為,小學知識簡單,孩子只要用心學習,考試時不緊張、不粗心,分數都不會太差。
家長要做的是,讓孩子在閱讀或者玩耍中,慢慢提升自己。因為,讓孩子花大量的時間去縮短跟同學們幾分的距離,太不划算。
讓孩子多閱讀,多涉獵一些其他領域的知識,或者在玩耍中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,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和拔高更有幫助。
③讓孩子正確看待排名的問題,增強孩子的自信心
如果孩子考的分數不低,但是排名很靠後,必然會不開心,甚至開始否定自己,覺得自己是「學渣」,自己學不會、學不好,不聰明,等等。
所以,家長不能再打擊孩子,而是要讓他正確看待排名的問題。只要孩子認真學習了,階段性的知識也掌握了,那就表現得不錯。
所以,家長要引導孩子,小學階段不用太看重分數,要對自己自信一點,繼續踏實學習,因為初中、高中才是出成績的時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