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歲父親囑託55歲女兒,9歲男孩為媽媽包餃子:這些暖心瞬間,讓無數人淚奔

蠟筆小丸子 2021/02/11 檢舉 我要評論

「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餃子」

被一碗餃子暖哭了。

前段時間,河北正定縣醫務人員祁欣欣,執行完核酸檢測任務回到家中,9歲兒子小熙(化名)和4歲的弟弟端出了一盤餃子。

這40個餃子,是小熙帶著弟弟,耗時6小時,獨自用攪拌機和麵、拌餡、包制而成的,為的是犒勞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媽媽。

這些餃子大小不一,有的粘連,有的開口。

可祁欣欣卻感動得淚流滿面:「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餃子。」

值得一提的是,小熙並不是一時新鮮或心血來潮。

包餃子,是他對媽媽的「日常反哺」:

「媽媽我知道你挺辛苦,你休息時給我們包餃子,我想著你上班了我給你包餃子。」

小熙和媽媽之間的這份愛,是千千萬父母子女的縮影。

孩子來到這個世上,做人靠教導、情商靠培養、知識靠灌輸,唯獨有一件事,不用父母操心和培養。

這就是——孩子對父母的愛。

這份愛,與生俱來,天然純淨,無條件,無所求。

● 孩子愛我們,是本能,不是技能

一個剛出生的寶寶,觸碰到媽媽的臉,小傢伙忍不住舔了起來。

媽媽的味道,和我想像的一樣,香香甜甜。

● 孩子愛我們,所以願意傾其所有

前幾天,一個小女孩拿著九千多元壓歲錢,要給媽媽買一枚戒指。

起初商家不敢收錢,但小女孩極力堅持,說要給媽媽一份驚喜。

給媽媽的戒指,我一定要挑枚好的

● 孩子愛我們,所以會奮不顧身

遊樂場,近乎90度的陡峭滑梯。

爸爸假裝遇到危險、失控下滑,大喊救命。

小小的女兒沒有猶豫,幾乎跳到滑梯上沖了下去。

爸爸,你的小棉襖,也是你的保護神啊。

● 孩子愛我們,所以先原諒的總是孩子

又一次吼完兒子後,媽媽愧悔自責,但又放不下面子,在背後試探性地叫兒子名字。

兒子回過頭,耍帥逗媽媽開心。

媽媽,我的世界那麼小,只想帥給你看。

● 孩子愛我們,所以更容易被「控制」

樊登老師曾講過一件事。

他在廈門出差時,見到路邊一個小孩惹媽媽生氣,媽媽丟下孩子獨自上車,假裝轟油門來嚇唬孩子。

孩子以為媽媽真的會走掉,恐懼萬分,馬上變乖,不顧危險,扒著車門使勁喊「媽媽,媽媽」。

樊登告訴那位憤怒的媽媽:

「孩子很快就會跟你好,不是你的教育方法有效,而是因為孩子愛我們,遠勝於我們愛孩子。」

媽媽,無論如何,請不要丟下我就走,因為我愛你。

孩子對父母的愛,熾熱,直白,真誠;

父母對孩子的愛,深沉,含蓄,偉大。

這份愛,多了一份謹慎,多了一份淳厚,多了一份責任。

● 父母的愛裡,只有孩子,沒有自己

爸爸生病在家輸液,兩個女兒在床上玩耍。

爸爸擔心女兒掉下來,把輸液瓶掛在壁燈上,站在床邊伸手護著兩個女兒。

那句東北味兒十足「我不得看ze(著)她們嘛」,起初覺得逗比,笑著笑著眼眶就熱了。

● 父母的愛,是努力走進你的世界

孩子生病住院,打著點滴疲憊地睡著了。

爸爸幾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,拼好了天安門模型,只為兒子醒來就能看到。

也許爸爸不言不語,但你的心思,刻在他心底。

● 父母的愛,總是誇張又謹慎

前幾天,山西一小夥從外地回家過年,剛下飛機,父親就用酒精對他全身噴灑消毒,連行李也沒有放過。

接著,父親拉著他直奔醫院做核酸檢測,而後居家監測健康。

很多網友調侃父親「六親不認」。

父親卻說:「以防萬一,怕他旅途中接觸到病毒,防患於未然。」

是啊,「六親不認」的背後,是盡力周全的保護,是以身作則的正能量。

● 父母的愛,是不懼爭議,讓你成為你自己

伊能靜兒子哈利的女裝照引起爭議後,他擔心影響媽媽的工作,想關掉社交網路,誰知伊能靜堅定地告訴他:

「你不需要承擔來自于父母職業上帶給你的任何東西,大不了我不做這行了。

沒有什麼比你更重要,你在我的世界裡,可以成為你自己。」

李佳琦直播化妝品初期,被人罵「怪物、變態」。

母親霸氣回懟,支持兒子:「他沒有偷,沒有搶,憑自己的專業掙錢,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好的。」

我愛你,如你所是,而非如我所需。

● 父母的愛,是讓你只需做孩子

80歲的老父親在日曆上寫滿了對55歲女兒的囑咐:

「記得每天吃水果,但不要吃太多。」 「腸胃不好少吃辣。」 「你做媽媽25年了,但你永遠是爸媽的囡。」

雖然你已年過半百,但依然是我的小囡囡呀。

父母子女,就是一場為愛而生的緣分。

從降臨到成人,從共生到獨立,從依賴到分離。

時光荏苒,形式變換,唯一不變的,是血脈親情之間,彼此的愛與溫暖,支持與依戀。

最近,一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短視頻暖哭了不少人。

被上司挑剔的專案經理,悔恨沒時間陪伴孩子;

被車主輕視的保安,內疚沒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;

居無定所的售樓員,自責沒能給孩子買一個房子。

可在孩子眼裡,父母依然令他們的驕傲自豪。

「我媽媽是所有人的焦點。」 「我爸爸是最威風的人。」 「她有一把神奇的鑰匙,可以帶我去任何地方。」

父母們總是反省自己做得不夠好,想為孩子擋風遮雨,打造溫暖的世界。

可孩子們卻想快點長大,變成厲害的大人,成為父母的保護神。

彼此依戀,互為光亮。

這就是,血緣之愛。

是不請自來的碰撞,是百轉千回的呼應。

是生命的神奇之處,是幸福的源泉和歸途。

我們終將是血濃於水,渾然難分,相依一生。

正如作家梁曉聲寫的那樣:

「愛是雙向的。

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,

沒有孩子對父母的愛,

這種愛是不完整的。

父母養育孩子,

子女尊敬父母,

愛是人間共同的情懷和關愛。」

用戶評論